荆楚网(湖北日报网)讯(通讯员蒋少言)秋风送爽,稻浪滚滚。郧西县店子镇的田野里,收割机正在轰鸣作业,一派忙碌景象。现在正是大规模水稻收割施肥区测深施肥的时期,减少化肥用量,提高效益。尽管入秋以来阴雨连绵,但今年的种植户们不用再为晒稻而烦恼——大马塘村新建的稻谷烘干厂正式开工,提供从“收割”到“烘干”的一站式服务,保障秋收。
大马塘村的稻田里,收割机奋力奔跑,有条不紊地穿梭。滚动割台是稻株的适当轴,稻穗迅速脱粒入库。转了几圈后,司机把粮食指向运粮车,倒了出来。金黄的稻谷,沉重的稻穗变成了粒粒粒粒。
烘干厂的建成,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缓解。仅采用传统干燥方法,自然损失就达3%以上。雨季时,损失更为严重。机械化干燥可以将损失控制在1%以内,不仅减少了粮食损失,而且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。 “以前晒大米至少需要一周的时间,现在直接送到烘干厂,省时又省心。”大马塘村党支部书记蔡杰国感慨地说。
这一变化的背后,是店子镇政协委员工作站深入一线的扎实工作。去年10月以来,为解决“冬季闲田”问题,推动“闲田致富”增加农业收入,工作站深入村组走访调研,与农户、市场面对面交谈深入了解稻油轮作推广中存在的困难。通过一线协商建议,积极推动谈判成果落实,最终引进县政协委员王旭东的万丰粮油有限公司出让土地实行轮作,并建设标准苗木基地和烘干车间,有效促进了当地炼油产业的发展。
据了解,店子镇大马塘村的烘干厂日烘干能力为65吨。除服务当地米油轮作基地外,还可承接周边农户的晒制订单。从过去的“靠天干粮”,到如今的“科学晾晒”,甸子镇农民逐渐告别了“靠天吃饭”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,在农业生产上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。乡村振兴广告。